•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少帅

    少帅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15

    主演:文章  李雪健  宋佳  张歆怡  刘韦伯  浩歌  汤晶媚  柳岩  余皑磊  李林  王仁君  达伦·格罗夫纳  白宇  常方源  杨新鸣  黄品沅  吴彦姝   

    导演:张黎 

    猜你喜欢

     剧照

    少帅 剧照 NO.1少帅 剧照 NO.2少帅 剧照 NO.3少帅 剧照 NO.4少帅 剧照 NO.5少帅 剧照 NO.6少帅 剧照 NO.16少帅 剧照 NO.17少帅 剧照 NO.18少帅 剧照 NO.19少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雪纷飞的严冬,一辆马车载着张学良及姐弟首芳、学铭从老家来到奉天。他们一身縗絰,而父亲张作霖(李雪健 饰)则踌躇满志,正准备做一番大事业。少年时代的小六子耿直鲁莽,他敢于顶撞父亲宠爱的姨太太,也不服管教,而那位婀娜的表嫂则在他心中种下一粒情种。长大后,张学良(文章 饰)有着一般纨绔子弟的豪夸,同时也具备将门虎子的特性。在风起云涌的年代,张作霖作为一方霸主周旋在冯德麟、汤玉麟、中央军阀乃至日本人之间,他从草莽登坛拜相,荣耀至极时灰飞烟灭。而被冠以少帅名头的张学良,他的一生有于凤至(宋佳 饰)、赵四(张歆怡 饰)等红颜美人装点,亦有家国仇恨的重任跟随毕生。  一代传奇人物的人生,伴随着时代的怒涛起伏不定……

     长篇影评

     1 ) 《少帅》观后感

    看完48集电视剧《少帅》,总体上是较为成功的,该剧演绎诠释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发家史与小六子少帅张学良的成长史,直至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与杨虎城一起发起震惊中外、促成国共联合抗战之西安事变,给国人以启示与反思。但亦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人就该剧几个主要人物表演浅谈几句: 李雪健饰演张作霖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值得称赞也,可评为下届电视剧金鹰奖最佳男主角或男配角。张作霖系东北奉系军阀大头目,上世纪30年代拥有绝对势力的大军阀,是东北三省的土皇帝,大权在握、妻妾绕身。在日军侵略中国领土之际不与日军同流合污,后被日军袭击返回奉天火车秘密杀害。但该剧张作霖的剧情实在太冗长,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个大军阀上花重资过于渲染啊 。 文章饰演张学良形象不符,缺乏东北人之味,演技一般般,哭戏还可以。9.18事变日军突袭东北军北大营,张学良第一时间并非接到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而是张学良错误的分析时局形势下令“坚决不抵抗”,他以为如此忍让就可以化解事端,没想到日军步步为营,竟然侵略占领了东北全境,进而向华北大举进军,并企图占领全中国;张学良为此承当了“不抵抗将军”之骂名恶果,这是张学良政治上不成熟、军事上不称职、决策上不果敢之表现;直至张学良被蒋介石派往陕北缴共损兵折将之后,在辱权失地、血的教训事实面前,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吁和中共的启迪之下,张学良与杨虎城“苦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无效,不得不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直至张学良与杨虎城联手发动“西安事变”,在这一历史主线上,该剧还是演绎诠释得较为客观真实的。 小宋佳饰演于凤至,温柔、宽慰、包容的人物性格特征诠释得十分到位。郭松龄的豪爽、耿直、正义;杨宇霆的精明、自傲、弄权的个性表演亦给观众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均有独到之处。张嘉译饰演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剧中曾出现李大钊激情演讲揭露奉系军阀张作霖反动本质以及李大钊被张作霖处以绞刑、英勇就义的片段,这是该剧必不可少的情节,遗憾的是镜头太短,演绎得不够充分啊。张歆怡饰演赵四小姐不咋的。饰演张学良表嫂的柳岩没有太多的戏,导演只不过是秀秀她的旗袍似锦,风骚妖娆身材罢了;此乃“赶时髦、吸眼球”也。 蒋介石、宋美龄饰演者选人根本就是乱弹琴。蒋介石身材哪有那么壮实,看看蒋那时的旧照简直就是瘦的像是吃鸦片的瘦电线杆,形象又丑陋又干瘦,实在令人不能恭维;其扮演者唯一就是讲话口音到位,完全可以让他配音,让马晓伟演绎啊。王姬之女高丽雯饰演宋美龄,上世纪30年代也一味赶时髦追求范冰冰之流的瓜子脸,导演选人吃错药也。请导演多看看当时宋美龄的照片啊。哎,无语。 该剧对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演绎诠释的过于简单省略,此乃最大缺陷与遗憾啊。 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扮演者也不如以前的演员古月、刘劲演绎得好,总用一种说不出的不到位不够味之感觉。毛泽东与周恩来穿红军军装衣领上怎么没有红领章,百思不得其解也。导演与服装师咋整的啊。 现在的导演赶时髦、瞎折腾、胡乱搞、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被曲解得过于失真,此乃一大悲哀也。呜呼。

     2 ) 《少帅》——张黎的坚持与妥协

    一、从张黎说起 《少帅》播完了,有惊喜也有缺憾,但因为它是张黎的作品,因此开播前我们会对其寄予很大期望,播完后评价时也会更加苛刻。 因为它是张黎的作品。

    既然是说电视剧,那就只谈电视剧。张黎是摄影师出身,却在电视剧行业异军突起,手里的《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奠定地位,步入顶级导演行列。不少人都感慨说:「幸亏张黎出手太晚。」 如果说《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极不错的电视剧,那么《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则可以说是历史剧里绕不开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至今为止难以逾越的高峰。 因为它们的立意是「资治」。 由于《走向共和》和《少帅》题材的接近,我们先谈一谈《走向共和》。 一九九六年,历史剧《雍正王朝》开拍。《雍正王朝》的制片人是刘文武,导演是胡玫,编剧是刘和平,原著是二月河,而张黎则是其中的艺术总监。这部电视剧定的基调是「当家难」,从这个角度出发,围绕「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拍摄了雍正皇帝的故事。 「当家难」的基调相较于很多把不准脉络的电视剧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但刘文武和张黎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当谁的家?」因此一拍即合,一九九年开始,并接连邀请了编剧盛和煜、张建伟,创作电视剧《走向共和》。 由于是打算从「当家难」继续前行,思考「为何难以走向共和」,因此本剧的立意从一开始就摆到了极高的起点,用张黎导演自己的话说就是:「走出路。」 因为是走出路,所以必须先让自己回到当年的那个情景下,去身临其境地体验,去思考,究竟什么样才能够走出路。基于这一点,《走向共和》的主创做了很多剧组没有做到的事情—— 不做任何评价,只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人物。 只有当观众和剧中人物一样,设身处地一般理解了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抛开历史局限性,才能知道该怎么做,要怎么做,以及为什么有时宁可做错也不得不做。 二零零三年,在筹备、打磨、拍摄、后期了近四年后,《走向共和》作为央视极为重视的一部戏于当年四月登上央视一套,一经播出,赞誉有之,哗然有之。因为很多人认为,这部戏「美化」了李鸿章,「美化」了慈禧,「美化」了袁世凯,「丑化」了孙中山。 其实没有。 因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谁,他首先都是一个人。我们后世在创作时,不应该先将其作为一个政治符号,而是应当将他先看作一个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那就有待后人评说了。 所以李鸿章先是一个老人,再是一个独撑大厦的老人,再是一个有私心、无力回天的老臣。 所以慈禧先是一个女人,再是一个爱面子的女人,再是一个屡屡做了错事的政治家。 所以袁世凯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有欲望的人,再是一个犯下大错的能臣。 所以孙中山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十分理想化的人,再是一个一心坚定的先总理。 遗憾的是,这一条很多电视剧都没有做到;有幸的是,张黎一直在坚持。 从《走向共和》开始,《军人机密》《锦衣卫》《大明王朝1566》《中国往事》《人间正道是沧桑》《孔子春秋》《圣天门口》《九年》《四十九日祭》,张黎手中的电视剧履历越来越多,虽然这些电视剧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或许可以说是「手法极其超前」所以不为人所接受,但张黎一直都坚持着这样的一个态度来创作历史剧。 一直到《少帅》。 二、《少帅》里的坚持与妥协 作为官方语境里的正面形象,张学良曾经被很多人扮演过,金安歌、寇振海、刘劲、胡军、刘奕君等,在这些演员出演的作品里,张学良一直是作为一个标签化、符号化的历史人物出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张黎最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文章版张学良,是一个弱化政治意义的张学良。 张学良不是一个伟光正的历史人物,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老帅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更像是一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只是因为官方语境,以及「西安事变」里的作用,后人往往更着眼于他正面的一方。 而电视剧《少帅》没有这么拍,它立足于张学良自述的一句话:「我的事情只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 为什么张学良这样说?张学良在三十六岁以前的日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提到张学良,往往想到的就是「九一八不抵抗」与「双十二西安事变」,而对他之前的人生一无所知。可我们也很清楚一件事,只有充分了解了一个人的过去,才能理解他在重要时刻做出的选择。 因为张学良过去的人生里,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为了避尊者讳,以往的影视作品里选择了回避,而张黎和江奇涛没有这么做。 江奇涛,《人间正道是沧桑》《汉武大帝》的编剧,由他来创作《少帅》剧本是令人放心的。(虽然这期间出现了疑似抄袭的事件,但在没有确认之前不发表意见。) 所以江奇涛说,《少帅》最终确定的主题是:另类生命的成长史。 电视剧第一集就是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小张学良登场,这个小孩子演得极好,有灵气、有韧劲,压得住场面,令人眼前一亮,因此很多观众从那一刻起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张学良。 按照一般的套路,人物长大后就应当是伟光正的,面对敌人要大义凛然,面对丑陋要极力揭露,可是令观众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集、第三集,导演和编剧就大胆地让「表嫂」出场,而张学良与表嫂通奸的戏份也成了让不少人大呼意外,但仔细想想,确实在情理之中,张学良亲口承认过的,凭什么不能拍? 如果不这么拍,他就不是张黎了。 还是那句话: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首先是一个人,这个人永远是有血有肉的。 因此我们看到,张学良对张作霖又爱又恨的亲情,对郭松龄亦师亦友的友情,对于凤至又敬又重的亲情,对赵一荻又喜又溺的爱情…… 不带着道德的天平去拍,因此大家会不由自主地看到一个真实人物,真实人物自然会令人欣赏,也会令人愤怒。 但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件事是,张学良这个人物的非议非常大,主要集中在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上。 九一八事变,究竟是谁下令的不抵抗?蒋介石?张学良?这个问题的话语权一直在官方语境中,在官方口吻里,一直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并有电文为证,而近年来史料逐步发掘,却发现蒋介石很有可能没有发过电文,那么是谁下的令? 放弃东北不抵抗是张学良下的令,可是张学良为什么下令?这和张学良把东北军调入关内、和蒋介石最一开始的告示有没有关系?和张学良自己为了保存实力的私心有没有关系?和一九三零年中原大战死亡三十万、日军趁虚而入有没有关系? 很多事情不是电视剧能说得清的,更不是一篇文章能说得清的。 所以我看到的是,电视剧《少帅》在一开始就埋下伏笔,文章登场,说:「日本人这是挑衅,不要理睬。」让观众耳目一新后,故事带入到张学良小时候。我想这样剪辑是有用意的,正是这句话,暗含了导演的态度。

    <图片3> <图片4> 历史的评说由后人看,历史剧的目的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引起大家讨论。而在《少帅》里,张黎选择的态度是各打五十大板,蒋介石有责任,张学良也有责任。 虽然有人会认为这么做是贬低了张学良,另一边也有人认为这么做是在替张学良说好话,但实际上《少帅》这么做是两边不讨好。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它的局限性,抛开审查的问题,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缺憾就在于视角过去单一,格局太小。 格局小带来的坏处就是难以窥探历史的本质,难以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因此九一八究竟真相如何,前因后果如何,在电视剧《少帅》里是难以看到的。 三、《少帅》格局的缺憾 上一段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因此我们看到,张学良对张作霖又爱又恨的亲情,对郭松龄亦师亦友的友情,对于凤至又敬又重的亲情,对赵一荻又喜又溺的爱情……」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是,本剧是以张学良为视角看待东北乃至全国数十年风云变幻的,是单一的成长史。 让我们回想一下张黎过去的作品,振聋发聩一般的《走向共和》,全剧数百号人物,数百双眼睛,至少也有几十个不同的视角在其中,因此我们会看到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以致于我们能清楚知道他们的立场、形象,也更能对一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这是大格局作品。 《走向共和》前半段确实是这样的,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种种限制(包括张建伟的剧本问题),格局变小了,仅从革命党人和袁世凯的角度来看民国初期血雨腥风,自然电视剧的张力不如之前。 后来到了《大明王朝1566》,刘和平打磨的剧本,紧紧围绕着嘉靖和海瑞来扣题,无论是多角度看问题,还是立足于还原人,都达到了「资治戏」的巅峰,至今难以超越。 再说到《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故事变到了杨立仁和杨立青兄弟两个的视角来回切换,却是以小人物见大历史,观众能从这两个人物的背后牢牢看到国共两党二十年的交互关系,煞是好看。 还有同样是传记片的《孔子春秋》(虽然还没上星播出,但是有些渠道可以观看),虽然是以「孔丘」的一生为立足点,却屡屡出现少正卯、阳虎、晏婴乃至孔门弟子的视角来看孔丘,与其说是孔丘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从别人视角来看孔丘是怎样一个人。 可惜到了《少帅》,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 《少帅》就是单一的视角,好像当初的《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以主角的视角去看很多事情,许多历史事件本该有着许多前因后果、蛛丝马迹的,却在张学良的视角中被消解了,也因此我们很难从《少帅》中看出九一八谁是谁非、西安事变如何评价。 就像本文开头说的那样,本剧虽然质量尚佳,但是这是张黎的剧,因此或者说张黎的创作力有所下降,或者说张黎妥协于观众(多视角、大格局的剧对于现在的很多观众来说是看不惯的)。 四、张黎镜头和剪辑的弱化 要讨论《少帅》的画面,还是得拿张黎过去的作品来作比较。 张黎的镜头一直被称之为「电影的语言」,摄影师出身的他,曾经在摄影上面拿过许多奖项,《天下无贼》《一声叹息》《夜宴》《赤壁》《红樱桃》等电影均由他掌镜。 八年前,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张黎面对主持人谈及吕乐(张黎的同学,《赤壁》的另一位摄影师)时,说到自己和吕乐对于镜头语言的不同看法,在那个访谈里,张黎说他心中的镜头语言是灵动的,机位不是死的,而是应当来回切换,这样才能表现出画面里人物的内心,或焦灼、或坚定、或淡然等。 他曾透露,《赤壁》里斗琴的一场戏就因此拍嗨了,整个场次到处跑,自己全身细胞都被激活了。 <图片5> 而在张黎的电视剧里,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走向共和》里,当袁世凯最终劝说清帝逊位后,我们看到的画面中,是飘忽不定的脚步,活灵活现的袁世凯身影,此刻袁世凯的内心也许是最轻松的,而我们能从那组画面中清晰看到

    《大明王朝1566》里,时不时闪现的黑白闪回,凌厉、冷峻,这手法延续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往事》,乃至《孔子春秋》,一直是张黎电视剧的独特风景线。

    但是,当我们看到《少帅》时,虽然打光、摄影等依旧是电影的语言,可却少了许多张黎作品以往的鲜明特色,为数不多的闪回只是海边的老人,其它画面剪辑都有板有眼地按照时间线顺序推进,再也看不到那些令人赏心悦目具有美感的画面。 早在二零零九年,张黎野心勃勃拍出的一部《孔子春秋》,全方位地再现了孔丘自己、时人、后人对孔子的看法,时不时的黑白闪回、时空转换,手法十分超前,在日本、韩国等儒家文化圈播出后,大受好评。但由于题材的受众问题和画面的超前大胆,自开拍至今,一直没有内地电视台买下播放,也因此绝大多数观众无缘得见。 这对张黎一定是有打击的,自那以后,《四十九日祭》就能清楚看到张黎的镜头和剪辑虽然依旧具有强大的自信,却失去了以往的特色,《少帅》亦如是。 比如切换时间的变幻,《孔子春秋》里是少年孔丘喊了一声抱着婴儿孔丘的颜徵在(孔丘母亲),一瞬间三百六十度时空转换,镜头、剪辑都非常让人惊叹,堪称极棒。

    <图片9> 而到了《少帅》里,我们看到的就只是普通电视剧里,少年走过,青年张学良迎面而来,虽然无可指摘,可是对于张黎来说,视觉效果弱化了太多。 这是张黎的妥协,也是一种悲哀。 五、从文章到李雪健:要走的路非常远 《少帅》这部戏是有很大争议的,这一点我们要客观承认。但争议的不在电视剧本身,而在张学良和文章。 张学良的问题上面已经叙述过,现在说一说文章。 文章,二零一四年曝出出轨门,而后息影,偶尔在《一步之遥》和《美人鱼》里客串,这次担纲主演张学良,从开播前至今,一直承担着非议。 一个人的私德和作品还是应该割裂开来看的,所以我们现在只谈文章的表演。 谈表演,不是说一个人是不是演得让观众喜爱。有的角色本身讨喜,所以让很多人喜爱;有的演员本身的气质散发出来,所以让很多人喜爱。但这些都不是说明这些演员演得好的表现,演员演得好,主要还是看对于这个人物是不是把得准。 所以在这部戏里,显而易见演得最好的自然是「妈了个巴子」的张作霖,这一点不用怀疑,我想也没人质疑,李雪健老师的演技之高大概是国内最顶级的一批,也就陈宝国、王志文等老戏骨能与其并驾齐驱,去年的《嘿,老头》,在剧本较弱的情况下尚且演得令人折服,更何况是这部班底极强的《少帅》。 比如第一集末,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张作霖要打小张学良,可是小张学良的姐姐张首芳冲过来高呼「张雨亭!」张雨亭是张作霖的字,自己的女儿喊自己名字,张作霖内心之震惊不可谓不大,而我们看到,李雪健老师那张瘦削有棱角的脸上微表情一动再动,一瞬间传达出吃惊、愤怒乃至沮丧,精彩至极。 <图片10> 而更能让人信服的是,面对着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审查,李雪健硬是靠着自己精湛的表演,在审查时让专家拍手叫好,最终使得张作霖这个人物的戏份一刀未剪,这种「折服」,我们只能表示赞叹。 相比之下,文章的表演就弱了许多。面对着李雪健、黄品沅(《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范希亮、《孔子春秋》里的晏婴)、杨新鸣(《战长沙》里的胡长宁、《墓道》里的宋若虚)等演员时,文章很明显底气不足,有时会拿捏不住角色情绪,有时会不知肢体如何摆放。 这确实是文章的问题,只是当我们回想一下,要塑造这样的一个少帅,太刚硬的形象不可以,太软弱的形象也不可以,文章的这种韧性本身来说恰恰好,只是因为演得还不够好,在一堆戏骨面前很轻易地被比下去,所以被观众非议演技欠佳也是正常的。 当然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当听闻张作霖死讯时,文章先是不动声色,再是自己一个人跑到屋子里嚎啕大哭,这一路情节拍得好、演得棒,尤其是张学良那种强制压抑自己内心难受却又不能透露丝毫消息时的表情、四肢,文章演得很是到位。 <图片11>

    <图片13> <图片14> 所以我说,要是搁其它剧,文章的表演也许就能压得下不少明星了,但当他身处这个剧组时,要走的路还非常远。 六、结语 年度大戏终于播完,是该阐述一下对《少帅》的最终评价了。 我们要肯定它的主创们创作这部作品时的严谨态度,要肯定张黎作品里依旧存在的「还原人物、不作人物评价」的坚持,要肯定这部戏里面不少演员的精湛表演。 但也要看到,这部戏无论是格局还是画面,相较于张黎以往的作品都是有所欠缺的,也许是考虑到受众的原因,总之未免令人遗憾。 失去了「资治」作用的《少帅》,虽然能明显看到底子极厚,相较于很多历史剧来说,我依旧会打四星,但考虑到这是张黎的作品,我给出的是三星的评价。 据透露,张黎有一个打磨了整整八年的剧本,和易中天合作的曹操题材电视剧,正准备投入拍摄,同时还对殷商题材的故事感兴趣。 正如他所说的:「电视剧不应当承载评价历史人物的意义,但电视剧可以引起大家广泛讨论,成为观点剧,这就是很大的意义了。」 所以最后祝愿张黎导演能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对观众来说这也是一顿丰盛的视觉盛宴。 ——————————— 给腾讯娱乐的一篇稿子,本人微博「孔鲤」和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也发了,微博转载请转发本人微博。

    —————————

     3 ) 我是真受不了文章了,吊儿郎当的

    <图片1>
    吊儿郎当的,跟我从文字阅读中,建立起来的张学良形象完全不一样。
    少帅虽然纨绔子弟,毕竟也是帅府中的,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根本不是文章这气势。

    感觉朱亚文更合适。

     4 ) 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剧,才因为文章给这么低的评分

    我只是客观得评论了这部剧,我已经看过了,所以这绝对不是随意得乱喷!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题材十分的新颖,剧情也是很不错的,还有对于一些配角的选取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这部剧的主角文章的表演我实在不敢恭维,不是因为他的出轨事件,也不是因为他的外形有多么的不相似,只是单单从他的演技而言确实是不怎么样,不管演什么都可以感觉到身上那股流里流气的味道。虽然我可能不太了解这段历史,对张学良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但是从剧情来看,张作霖给他儿子张学良请过不少名师,他可以说是饱读诗书,骨子里最起码透露出一丝丝文人气息,从文章饰演的张学良出现到现在我没有观察到这点,就像是一个地痞流氓混进了上流社会的既视感!
       我在说说李雪健老师,我看豆瓣上有很多评论说李雪健老师在外形上与张作霖不相似,但是我从没有看到说他演技不好,演不了张作霖,只能说好的演员不管在外形上多么不相似,但是你只要进入了那个角色,你还是可以演的惟妙惟肖。这就更加凸显了文章的演技!
      我记得刘德华曾在一部电影中扮演张学良一角,虽然只出现了那么短短那一幕,但是我直到现在还记得,这一点更加说明了,导演对主角文章的选取方面还是不到位的,真正适合的角色,就算出现了仅仅一个镜头,也是能让观众记忆犹新的!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客观得喷文章,外形上不像张学良,演技上更演不了张学良!文章的戏路还是只适合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类似于小爸爸,他只适合演他自己,他用不了别人!

     5 ) 演技排名

    第一名:李雪健 - 大帅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没什么好说的。专治各种不服,此剧前半部只见大帅,不见少帅,可改名为大帅,或少帅他爸。

    第二名:黄品沅 - 郭松龄

    绝对碾压文章。此前没看过黄的任何戏,不知道哪冒出来的这人,把郭松龄这个角色的热血爱国、刚直不阿、不同流合污、不合群演绎的淋漓尽致。

    第三名:周思羽 - 儿时张学良

    一口东北腔,虎头虎脑,加分不少。

    第四名:白宇 - 冯庸

    散尽家财创办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也是东北第一家私人大学,潇洒、儒雅,正直,有理想。可惜戏偏少。无论是人品还是境界均在张学良之上。白宇同样也在各方面傲视文章。

    第五名:褚志新

    他死的时候真感到心疼了,忠诚。

    第六名:文章 - 张学良

    你是猪脚就一定排第一吗?一口京片就可以把分扣光。怎么也得加几句东北方言应应景吧,连篇累牍的京片儿啊,好出戏知道吗,就因为父子两占过北京?还占过天津呢,怎么不说天津话啊导演?而且话太多,嘴太碎。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毛病,很多角色都是如此。

    第七名:宋佳 - 于凤志

    不赖宋佳,大少奶奶这个角色限制了她的发挥。照电影师父里的表现差太远。

    第八名:五姨太

    和角色比较贴近。聪明伶俐、又深明大义,识大体。

    第九名:张作相

    慈悲为怀、忠诚不二,创办吉林大学。和张作霖不是亲兄弟,是结拜兄弟,名字只是巧合。

    第十名:喜顺

    贴身侍卫就应该是这样。看着喜顺给各夫人最后一次斟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帅府的背影真的很心酸,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这个人物是虚构的,或者说是张作霖若干贴身侍卫的综合体。张作霖的贴身侍卫是张四飞和冯德双。

     6 ) 《巨流河》中的“少帅”


    当我还沉浸在新开挖的深坑英剧《反击》中时,同事向我安利了正在热播的《少帅》。对于此剧,一开始我是抗拒的。原因有二:一是对文章无感;二是对张学良无爱。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艺术作品的内涵,需要“品”出来,让人有回味的余地。而文章的戏,口才甚于演技,所有内容都通过台词讲出来,过于快餐化。少帅张学良,我更加不喜。其能有今日之地位,或许只因做对了两件事,一是东北易帜,二是西安事变。不论细节,东北易帜体现其民族大义,西安事变实则帮了中共的大忙。但这两件事并不足以说明其能力与人品。唐德刚就认为,张学良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这两件事大多是其一时冲动的后果。个人揣测,张学良能有今日之地位,很大可能是因为西安事变的缘故。
    但我最终还是跳入了这个坑,开始追新剧《少帅》,并且慢慢被其情节所吸引,觉得这又是一部“良心之作”。但当我看到郭松龄率军进攻沈阳,并直呼辽河为“巨流河”时,我残存的记忆开始慢慢浮出脑海。这一幕幕情节似曾相识,它让我想起台湾齐邦媛先生的同名作《巨流河》。我立刻找来(下载)此书,并且迅速翻阅,果不其然。
    《少帅》中郭松龄被刻画成一个充满新思想、有着理想主义气质的新派军人。反对军阀混战,不赞同奉军入关;认同民主和革命,对张作霖的“家天下”思想深恶痛绝。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得胜之后,张作霖任命所辖各省长官时,临终加一句玩笑“你们也是一省的土皇帝”,引起在座之人哈哈大笑。但是坐在厅外的郭松龄对此话却愤怒异常,并最终拒绝了张作霖作为笼络手段的晚餐邀请。在《巨流河》中,齐邦媛认为郭松龄“有学识、有见解,讲课时督促青年成为有民主思想的爱国军人”。在孙传芳大败奉军,杨宇霆等人仓皇逃回关外之后,张作霖不得已重新启用郭松龄,命其率兵入关,同孙传芳部作战,讨回失地。“郭军是常胜军,但是他早已厌倦这种穷兵黩武的政策,官兵伤亡惨重,不知为何而战。”此中是否因为其父与郭松龄交好并参与随从郭松龄叛乱的缘故,而对郭松龄评价甚高,已不可知晓。但二者对郭松龄的刻画与评价却非常相似。
    除此之外,在一些具体的情节上,《少帅》与《巨流河》也有着诸多重合之处。
    一:剧中郭松龄在起兵之前,曾召集团长以上军官签字,不愿签字者五人,包括四个“张家人”及与张学良同为奉天讲武堂一期五班的“老储”,最终郭松龄命令将他们礼送至天津。《巨流河》中记载:“进驻天津后,他即邀集核心干部,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愿随他回师者,在和平开发东北方案上签字,不愿者,留在天津李景林部队。除了几位追随张作霖多年,不便参与‘造反’的将领外,大家都签了名。”
    二:郭松龄在召集部下训话时曾说“此事成功固好,若失败则大家皆须亡命”。《巨流河》中记载:“大家对郭军回师沈阳,不去参加军阀内战的革新理想很有信心。回师前夕,郭将军对大家说,‘此事成功固好,若失败则大家皆须亡命’。”
    三:剧中张作霖开始作最后的打算,让人提取现银,收拾家当,准备“细软跑”。张作霖甚至让侍卫喜顺准备好汽油,若郭松龄军攻入大帅府,则付之一炬。坚决不让自己的大帅府落入郭鬼子的手中。《巨流河》中记载,郭军碰到百年不遇的大风雪,海面结冰可以行人。郭军从秦皇岛渡过冰面,夺下葫芦岛,并迅速进军锦州。“消息传到沈阳,全城震动,张大师紧急动员数十辆大卡车满载元师府聚敛的财物,运往满洲铁路的日本事务所仓库存放,往返十多次才运完。大师府四周堆满木柴和大汽油桶准备逃离时将帅府烧掉”。
    四:郭军在进攻沈阳时,面临着巨流河对岸张学良军队的阻击。张学良用飞机撒传单,展开心理战。并让已经投靠过来的士兵在阵前大喊口号“吃张家饭,不打张家人”。《巨流河》中记载,郭松龄的叛乱碰到百年不遇的大风雪,事前军需准备不足,导致此时冬衣不够用。军队只能到锦州休养数日,没能及时进攻巨流河和沈阳。“此一延迟也给了对方许多渗透分化的机会,困难增加,军心复杂。骁勇善战的郭军,在对方喊话:‘吃张家饭,不打张家人!’时士气动摇。最终没能渡过巨流河,军败身亡。
    《少帅》剧中情节也有若干与书中相异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少帅张学良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可能因为对张学良评价甚低,所以对于少帅在此一事变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一丝着墨。此外剧中郭松龄生病住在日本人的医院中,由日本医生随军医治。《巨流河》中则记载“到天津后数日,郭将军住进意大利租界的义国医院”。意大利租界的义国医院为谁人经营不得而知,但是日本在天津有着自己的租界,日本人的医院想必不大会建在意大利租借内。
    《巨流河》中描写郭军出关作战,有这么个情节。“出了山海关,由秦皇岛北上,沿海岸线打到连山,遇到百年不遇的大风雪,温降到摄氏零下二十度,海面封冻,人马可行。当夜郭军前锋第二军,由海面穿过突袭张作霖守军,夺下葫芦岛,三天后进驻锦州。”此一段大风雪与海面结冰可供行人,与当下所面临的“酷寒”天气可谓相互映照。如若剧组料得先机,拍摄这一段画面,恐怕不火也难。
    PS: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也参与了郭松龄的叛乱,并最终客死异乡,剧中也没给个出场。
    PSS:推荐齐邦媛《巨流河》,个人觉得见识远高于《大江大海》。






     7 ) 文章版的学良,实在不敢恭维

    本来一开始,对文章的戏路就不感兴趣,演小混子,演不过夏雨,演真汉子,于震都甩他几条街,从最开始奋斗里的那个叫啥来的小子,就一直觉得不咋地,总在脑补,是不是换成夏雨,或者谁谁谁好点,到后来猎豹里的那个残疾团长,有感觉有点生硬,比李幼斌的那个团长差太多,后来演小爸爸,就感觉整部片就小孩子过家家,看了两集弃剧了,直到这部少帅,本来不想看,在朋友的一再推荐下,硬着头皮点开了少帅,从一开始的几个小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脸冻的通红,到几个后妈都没有想象中后妈那种刻薄,各种感觉,说实话,挺不错的,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部好剧,结果,第四集,文章出来了,靠,我是看过一本台湾女作家写的张学良传记的,别骗我,虽然张学良吃喝嫖赌抽样样都会,可总得是张家大宅里出来的贵族血统吧,有点傲骨可不可以啊,这么大一个题材,就说说和她表嫂偷情那点事吗,总给刘岩的大奶和大屁股甩镜头几个意思啊,好吧,现在电视剧,有那么几个博眼球的镜头不过分,还是说说张学良吧,从一开始的名师教育,到与生俱来的英气,还有自幼对各种兵器的熟悉对横刀立马夺天下的挚爱,,,,,最后长大,就长成了那么一个文章版的地痞浑混,简直就是韦小宝和田伯光的合体啊,不是说张学良不能是混混,翻阅民国的老报纸,看看那些记录片,可以理解,张学良除了在西安事变那种大是大非面前,爱国了一回,也没多少正能量,可仅仅就是这样,张少帅也是民国美男子啊,风流倜傥第一人啊,就算风花雪月了,就算胆大包天了,那也是个轰轰烈烈的人啊,能不能别那么浮夸的演啊,不笑,咧着嘴硬笑,哎,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文章真的不行,演张学良,只是一个败笔,如果此剧叫大军阀张作霖,或者叫东北王,或者直接叫雨帅,让李雪健老师挑大旗,文章打打酱油,也应该是一部好片,,,,,这,少帅,演的狗屁啊,直接叫民国小男人,或者乱世小混混好了。。。。。。

     短评

    我觉得会是个好剧!!对文章的演技还是比较肯定的!!!追起来!!!还有,豆瓣什么时候变成微博了,这么苦大仇深??

    5分钟前
    • ZENGSHUN
    • 力荐

    很好看的一部电视剧!文章和宋佳还有李雪健老师演得很好!一部很好的电视剧!良心之作!

    7分钟前
    • 世间万物
    • 还行

    这年代还有张黎的剧能看,知足吧

    10分钟前
    • X33
    • 力荐

    考究的台词就可以看出来剧组的态度,可以不喜欢演员,但不能因为不喜欢而贬低人家的演技,又一部优秀的国产电视剧

    15分钟前
    • Endless
    • 力荐

    自老帅死以后,《少帅》在我心里基本终结。赵四不像赵四,但宋佳很凤至;饰冯庸的演员才应该演张学良啊,那才叫倜傥潇洒啊,文章从头到脚都只有痞气,不是贵气

    17分钟前
    • stella
    • 推荐

    首集张作霖说了:祖宗八辈子的阴德都让你败光了。

    22分钟前
    • eyein
    • 还行

    刚看到热河会战。应该不算洗白的剧吧。张的无能、毒瘾、私生活混乱,东北军的乱斗都有展现。

    27分钟前
    • 東山鹿溪
    • 推荐

    文章没出来前蛮好看的。姚迪演赵四吗?张黎为什么要这样浪费自己的才华。题材零分,选角零分。张黎一百分。

    32分钟前
    • 知道了
    • 很差

    文章演谁都痞里痞气的那是他骨子里的恶习,实在不适合演张学良。和好大只的小宋佳在一起cp实在违和。3分给李雪健老师,也觉得不适合演乱世枭雄。

    37分钟前
    • 【糖】
    • 还行

    这个平行宇宙的故事,很不错,谁说中国没有好的科幻片

    40分钟前
    • rune1121
    • 很差

    李雪健老师和文章等演员的表现值得称赞

    42分钟前
    • shield
    • 还行

    张黎作品本有期待。雪健老师和小学良的对手戏很有意思。但是,文章出现后,整剧画风都变了。满口儿化音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出轨是品德问题,本剧展现的演技也堪忧。

    46分钟前
    • 随风幻城
    • 还行

    其实不算看过,只看了冯庸的cut。被最老90后的演技惊到了,“白叔”的可塑性确实强,完全不会跳戏到曹光、谢楠翔或是韩沉,跟老戏骨对戏也不怯场,希望以后多一些男主的机会。对文章的演技我是服气的,但是他不适合张学良这个角色,而且剧本太过于为了洗白而洗白。

    50分钟前
    • 从前有朵小花花
    • 推荐

    张黎导演果然部部精品,电影般的画面语言,有趣的戏剧冲突,过硬的演员表演,喜欢雪健老师和小演员的表演碰撞,蛮惊艳的,但历史方面不敢期待更多;老帅被炸死后,完全看不下去了...

    51分钟前
    • jade
    • 推荐

    李雪健主撑着,小演员异常出彩,故事是好故事。剪辑和背景音乐较粗糙,冯德麟中景讲话的时候突然跳出一帧嘴巴特写,诡异得不行。没必要的慢镜头体现略频繁。几处背景音乐不仅音量大而且完全和表现情绪不相符。

    55分钟前
    • Adonis
    • 还行

    被前几集的张作霖迷住了,草莽劲儿与政治智慧、传统道义还有父爱的柔软之处混在一起,被病后的李雪健表现得太有魅力了!声音完全没bug!前几年就听说这剧本是一流电视剧导演都想得之,但同时也很敏感。黎叔拍也是妥当,前几集的小演员都太赞。张学良口述史说,表嫂原是暗娼害他做了坏人.

    60分钟前
    • FC
    • 力荐

    只看了冯庸cut

    1小时前
    • 就是要快乐
    • 还行

    本以为翻拍自张爱玲小说,望了两眼发现不是,还是饶有兴趣地看了下来,不迁怒于主演选角,我们需要更严肃的艺术,更客观的评价。制作不错,主演用心,尚在观望追播中,播完改评。// 是好看的,推荐。

    1小时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看了这剧才发现文章演技多烂,演戏都一个模子,演的张学良一点民国公子气质都没有,完全都市小痞男,身段范儿还不如那个演冯庸的年轻演员白宇,口音也让人出戏。。李雪健的演技倒是老练,口音也不错,变色龙活灵活现

    1小时前
    • 咆哮李
    • 推荐

    张学良真正做到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败家败国不败己,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屈指可数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张黎这次顾左右而言他,国家大事上天秤歪斜,风花雪月上倒是下足功夫,国产历史电视剧的头把交椅毁于一旦哪。

    1小时前
    • 梁仲雨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