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云图

    云图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3

    主演:汤姆·汉克斯,哈莉·贝瑞,吉姆·布劳德本特,雨果·维文,吉姆·斯特吉斯,裴斗娜,本·卫肖,詹姆斯·达西,周迅,凯斯·大卫,大卫·吉亚西,苏珊·萨兰登,休·格兰特 

    导演:汤姆·提克威,拉娜·沃卓斯基,莉莉·沃卓斯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

      美好的一年

    • HD

      生死罗布泊

    • HD中字

      重力小丑

    • HD中字

      少林寺十八铜人

    • HD

      王者之旅

    • HD

      萨利机长

    • 更新HD

      魅影缝匠国语

    • 更新HD

      最爽的一天国语

     剧照

    云图 剧照 NO.1云图 剧照 NO.2云图 剧照 NO.3云图 剧照 NO.4云图 剧照 NO.5云图 剧照 NO.6云图 剧照 NO.16云图 剧照 NO.17云图 剧照 NO.18云图 剧照 NO.19云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Cloud Atlas》是大卫.米切尔的第三部小说。这本书由六段故事构成,从1840年一位美国人从悉尼旅行到旧金山的日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居住在比利时的年轻作曲家、1975年卷入加利福尼亚灾难的年轻记者、当今伦敦出版回忆录的黑道、1984年韩国发生的故事与一个老人叙 述当时在夏威夷的青春自语为终结。 《Cloud Atlas》入围2004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

     长篇影评

     1 ) 《云图》影评:大卫·米切尔的手术刀与沃卓斯基的交响曲

    文/王小心

    小说《云图》如同一把手术刀,锋利、精准、刀刀见血,直击人心。大卫·米切尔科班出身,受到传统欧洲教育,又在亚洲文化中浸淫多年。他的小说有一种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和结合的微妙平衡。小说《云图》胜在结构,1-2-3-4-5-6-5-4-3-2-1的叙事方式像一张庞大的网,铺天盖地地把读者罩住,让你在迷宫里被耍得团团转,又如同急于寻找出口般寻找每个故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欲罢不能。

    电影《云图》是一场急速赛车般的体验。视觉效果无敌的沃卓斯基姐弟与导演过《罗拉快跑》和《香水》导演Tykwer,这三个智商与创意无敌的人联手,把这部据说是最难拍成电影的小说改编成了视听体验。电影的头三十分钟如同过山车慢慢爬升一样,把1,2,3,4,5,6六个故事的开头展现在观众面前,之后开始急遽旋转,闪回、剪接、碎片一样的拼接,在每个故事若有若无的联系间穿梭来回,用电影所独有的蒙太奇和音乐把同样故事的主题连接在一起。每个故事的讲述方式都是顺叙,但故事之间的顺序被完全打乱,观众如同被倒吊在过山车上,不知道下一秒看到的会是什么,只觉得新奇、心悸、此起彼伏。

    小说和电影《云图》让我们同时作为读者与观众看到了阅读和观影所能给我们展现的最大的可能性,作者和导演把这两种媒介的优势都运用到了极致。这是一部书的胜利,也是一部电影的胜利。

    电影的主线没有偏离小说太多。《云图》原书中是六个几乎没有关系的故事:

    1. 1850年,南太平洋的轮船上,律师Adam Ewing的航海日记,与一个黑奴的友谊;

    2. 1931年,比利时音乐家Robert Frobisher写出传世《云图》交响曲,与老年天才作曲家和同性恋人之间的纠葛;

    3. 1975年,记者Lousia Rey调查旧金山一座核反应堆安全威胁丑闻的故事;

    4. 2012年,出版商Timothy Cavendish逃出老年疯人院的故事;

    5. 2144年,近首尔,克隆人Sonmi-451觉醒并加入地下反抗组织的事迹;

    6. 后末世时期,人类文明被毁灭,夏威夷,原住民Zachry与高科技文明残存者互相帮助的故事。

    这六个故事发生在人类浩瀚历史的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如同茫茫夜空中散落的群星,在不同时刻,散发着它们独有的光华。但看似不经意的线索,如胎记、纹身、出现在每个故事里的名字、纽扣等等,成为把这些星星串在一起的丝线。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传承方式,冥冥中传到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手里,并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千丝万缕的改变。律师的航海日记写成了小说被音乐家读到;音乐家与情人的书信被女记者看到;女记者的故事被出版商出版;出版商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被克隆人看到;克隆人的事迹被后末世时期的原住民奉为神明,并沿着她的道路前进。这些传承的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但祖先所做的事情,哪怕只是一次历险、一段友谊或者爱情、一个决定或者一次决心,都会被后代捕捉到,对他们的命运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类前进的历程。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类所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自由与爱。而这些东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欲望的膨胀,反而变得越来越难获得。19世纪的种族不平等,20世纪初欧洲文明的没落,后期的大国冷战与勾心斗角,发展到22世纪人类对克隆人的压迫与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导致了人类文明的毁灭,重新回到人吃人的黑暗时代。大卫·米切尔的哲学,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并非线性,而是轮回;而不管在什么时代,鼓励人类前进与阻碍人类发展的,始终都是两股相对的力量,我们若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战胜敌人,而是因为战胜了自己。

    小说中,每个故事中共同出现的线索展现了这一点,而在电影中,沃卓斯基与Tykwer则加入了用同一帮演员演六个不同故事的方式,让这轮回式的历史变得更加直白。电影结束后的演员表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汤姆·汉克斯和海莉·贝瑞各演了不下十个角色,其他主要配角如裴斗娜、休·格兰特、苏珊·萨兰登、Jim Broadbent、Jim Sturgess等也各演了起码五六个角色。周迅也有三个角色,只是出场时间都不太长。考据流可以仔细看看,这些在每个国家都能独挡一面的大腕演员联合出演的这种感觉可不是在什么电影中都能看到。这种新奇的做法有些缺点,比如汤姆·汉克斯的奇异化妆和服装总有点走错片场的穿越剧的感觉,而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角色让一个演员来演对化妆师来说确实有些吃力。但正如同在迷宫中寻找线索、坐过山车看到下一个转弯、听旋回舞曲听到似是而非的动机,这些演员和线索的出现无疑很好地串起了整个故事,让这宏伟的主题和野心勃勃的构思变成了雷霆万钧的交响曲,展示出人类宏大而悲剧的历史。

    我在生日这天赶上了电影的首映日,周五的下午影院上座率颇高。三个小时的电影竟然没有一刻觉得无聊或者冗长,我心里对沃卓斯基和Tykwer不由得叫了声好。这是部绝对值得看第二遍的电影,联想到安迪·沃卓斯基接受采访时说的:“(投资人)觉得概念和卡司都特别好,就是没人给我们钱”时的辛酸,我要对他们的创造力表示由衷的祝贺。

    本文版权属于王小心http://www.wangxiaoxin.net,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出处

     2 ) 前世是今生的一场幻影 未来是今生的一场注定 — 我所理解的云图(看电影前别看这个)

    (没有看过小说 只看了电影 很玄妙的叙事方式 个人只能理解这么多。。。)

    ######
    重新看了一遍字幕版 发现看错看漏误解很多地方。。。修改中
    最重要的是 第一遍在电影院的时候没有看到最后重要的图片演员表 !!!!!
    ######

    关于六个故事
    这六个故事如果单独拿出来拍电影 基本都是在走套路
    1. 奴隶买卖+航海旅行+庄园主家庭纠纷+财富阴谋+男主角心路历程 古装历史片
    2. 同性恋情+作曲家+作品的诞生+老少摩擦 音乐文艺片
    3. 无畏记者+大公司阴谋+谋杀+杀手 悬疑侦探片
    4. 潦倒出版商+黑帮追债+养老院+彪悍女护士+“越狱” 喜剧片
    5. 克隆人+逃亡罗曼史+极权政府+反叛军+高科技动作场面 画面型科幻片
    6. 末世后蛮荒+宗教信仰+高度文明来客+史前遗迹 神秘型科幻片

    但是按照云图的这种叙事方式加上转世的情节 就显得特别新奇 而且非常耐人寻味 每个故事就散发出完全不同的味道了
    最喜欢第2个和第5个故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29113/
    和这个评论里描述的一样 每一个故事都是后一个故事里的 被发现的"故事"
    前一个故事里前世经历的事情 被后一个故事里的今生读到/看到/记着 但是开始都没有很完整直到最后

    作曲家只读到了航海日志的一半( "一部未写完的书犹如一场未完结的恋情")最后发现航海日志的另一半被垫在了床脚
    记者读到了作曲家与恋人之间的书信 但充满疑惑 最后将书信完整给了可以理解它们的人
    出版商读到了关于记者的悬疑小说 (half-lives 是暗示只有部分么?)最后将其出版
    克隆人Somni-451和云娜看到了关于出版商的电影片断 最后张海柱帮助她看完了全片
    部落的人们把克隆人Somni-451当女神搬供奉却并不知道她的真实经历 A被B告知了Somni-451的完整经历
    最终年老的汤姆大叔向孩子们完整的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关于轮回的见解 觉得这个回复很中肯

    “2013-01-06 04:42:07 口不一

      我认为此片并不是在演什么轮回,而是展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打破常规,追寻自由真理的延展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冥冥中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股力量来自你我的选择,牵动着整个人类的发展。”

    真正在轮回转世更像是一种反抗精神而非人


    关于角色的前世今生

    * 指代流星状胎记 暗示了主角们的转世
    E - G - B - C - F - A 是6个核心人物 转世的延续
    在他们各自的每一世 在特别的人的帮助下 他们都在追求他们的 爱/自由/信仰/真相 但命运或好或坏 对立的黑暗面都很强大


    演员表按照IMDB顺序列出 主要人物13个

    A. Tom Hanks
    故事1 船上想对律师E谋财害命的坏医生 最后害了自己性命
    故事2 作曲家G所住旅店的贪财经理 骗取了I送给G的马甲
    故事3 爱上记者B并帮助她的能源公司科学家 被灭口
    故事4 出版商C熟识的愤怒作家 将攻击他作品的书评人扔下了楼
    故事5 克隆人F和朋友J所看的关于故事4的电影中的演员
    故事6的男主角(*在后脑) 遥远的末世后的未来 在某岛上的蛮荒部落里跟妹妹J和侄女一起生活 部落里的人们拜F为女神 他之前胆小而见死没救他的妹夫和侄子 高等文明人B到访 作为向导带着B进入深山遗迹 时常被出现在幻觉里的死神D所扰 因为之后部落被野蛮人M灭 杀死M跟随B离开并相守一生

    B. Halle Berry
    故事1 律师E路过的黑人女奴
    故事2 年迈作曲家C的太太(白人) 和作曲家G有染 和唱片商D有往事
    故事3的女主角(*在左肩) 70年代在电梯中碰见物理学家I 在他被杀手D所杀后 她开始对企业家M的能源公司进行调查 期间阅读了I年轻时与作曲家G之间的信件 并获得了科学家A的帮助但A被D灭口 她一直寻访I的报告书 M指使D欲将其灭口 M的安全主管H是她父亲的老友 出手帮助了她 两人合力设计了D 最终她拿到了报告书并将之公布
    故事4 出版商C和作家A参加的派对上一身印度装扮的宾客
    故事5 帮助克隆人F去除项圈的亚洲医生
    故事6 来到A的部落寻访的“先知” 救了A的小侄女 并因此使得A带她去遗迹 加深了之间的羁绊 告诉了A女神F的真相 最终带A离开并与之结婚相伴终老

    C. Jim Broadbent
    故事1 律师E跨洋之行的船长 收留了黑奴K做船员
    故事2 年迈的曾经的著名作曲家 G非常崇拜的人 但最终想要窃取G的作品并毁掉G的生涯 被G用枪打伤
    故事3 -
    故事4的男主角(左小腿肚) 因为作家A的杀人行为而爆红的出版商 被黑社会上门讨债 求助于有钱的兄长M 被M设计送进养老院 被护士D看管 受到折磨 和同伴们最终逃出养老院 找回最初的爱人L 幸福余生
    故事5 克隆人F透过窗户看见的街头拉琴的老人
    故事6 B船上的一群“先知”之一 (左边)

    D. Hugo Weaving
    故事1 律师E的岳父 E的妻子F的父亲 故事末与E因奴隶问题而决裂
    故事2 来自德国的唱片商 与C的妻子有段往事
    故事3 M派出的杀手 先后杀掉了I和A 追杀B时被B和H反击 因为出言侮辱F并杀了她的狗而被F干掉
    故事4 养老院彪悍的护士(女) 负责监管出版商C
    故事5 政府头目 残酷对待克隆人和反叛军
    故事6 A幻觉中经常出现的邪恶死神 一直诱惑A做坏事

    E. Jim Sturgess
    故事1的男主角(*胸口) 来自美国的律师 娶了D的女儿F 从新西兰谈生意回美国的途中 发现藏身的黑奴K 救了K 在太平洋之旅中生病 医生A贪图他的钱财而毒害之 K一直照顾他并发现了A的阴谋 K从A手下救了他 此事激发了他反对奴隶买卖的决心 最后带着F与D决裂
    故事2 被经理赶出旅店的客人 下楼梯时与上楼梯的G擦身而过
    故事3 I的弟弟(电梯里I展示的照片中)
    故事4 酒吧里喝高了的足球流氓 用酒桶砸了护士D的头
    故事5 反叛军特工(亚洲人) 潜入杀死了经理M 带着F逃亡躲避四处的追杀 与F相爱 跟随F见证了克隆人回收工厂的残酷 使得F决心以死反抗政府对克隆人的迫害 在F发表演讲的同时 在战斗中被政府军所杀
    故事6 A的妹夫 被野蛮人M逮住 A见死没救 他和儿子一起被杀死

    F. 裴斗娜
    故事1 律师E的妻子 庄园主D的女儿(白人)
    故事2 -
    故事3 I的弟媳(电梯里I展示的照片中) / 墨西哥地下工厂的员工 重击打死了D
    故事4 播报A推人事件的其中一个记者(在画面左边中间)
    故事5的女主角(*在脖子) 在未来 克隆人Somni-451是新首尔区(韩国)一家快餐店的服务生 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 直到另一个克隆人J觉醒而向她展示了“信息” J被处死后被反叛军特工E救出逃亡 爱上E 反叛军首领H让她见识了克隆人的残酷命运 跟随E一起誓死反抗 发表了感人的宣言 最终被D抓回 在被I审问之后 被处死
    故事6 被部落当成女神般崇拜

    G. Ben Whishaw
    故事1 被船长C踢了一脚的年轻侍者
    故事2的男主角(*在臀部) 年轻的作曲家 学者I的情人 为著名作曲家C工作期间和C的妻子B有染 对C有爱慕之心思(被对方嘲笑了) 开始创作 Cloud Atlas Sextet (云图六重唱) 但C妄图窃取他的作品并毁掉他的作曲生涯 愤怒之下打伤C 最终完成Cloud Atlas Sextet后 自杀身亡
    故事3 旧唱片店店主 非常喜爱 Cloud Atlas Sextet 这张唱片
    故事4 出版商C的有钱哥哥M的夫人(女)
    故事5 -
    故事6 部落成员 向B问问题并不懂装懂

    H. Keith David
    故事1 客户M家的黑人男仆
    故事2 -
    故事3 M公司的安全主管 因是B父亲的老友 帮助B诱捕D
    故事4 -
    故事5 特工E所在的革命军领袖 指示E救出了克隆人F 并让F看到了残酷的克隆人回收工厂
    故事6 B船上的一群“先知”之一 (右后)

    I. James D'Arcy
    故事1 -
    故事2 年轻的学者 作曲家G的同性恋人 在G与C工作时期一直跟G保持书信往来 见证了G的自杀 悲痛一生
    故事3 故事2中的同一个人 年迈的科学家 发现了M公司的黑幕 记录成一副报告书 在告知B之前被D灭口 但报告书最终邮寄给了他的侄女 E和F的女儿
    故事4 养老院护工之一 出现在餐厅
    故事5 审问克隆人F的档案管理员 对F的经历充满同情与好奇
    故事6 -

    J. 周迅
    故事1 -
    故事2 -
    故事3 I被杀旅店的男性经理 跑走叫警察
    故事4 -
    故事5 克隆人F在一起工作的朋友 也是克隆人 先于F自我觉醒 被饭店经理M玩弄 和F一起观看了关于出版商C的电影片断 因在工作时揍了侮辱自己的客人被处死
    故事6 与A一起在部落里生活的妹妹(白人) 有个小女儿 后被M带领的野蛮人所杀

    K. David Gyasi
    故事1 律师E看见的被毒打得黑奴 藏身在E的船舱中逃跑 因身手矫健被船长C收为船员 感激E的帮助 发现医生A毒害E的阴谋 与E合力打死了医生 救了E的性命 他的事最终导致了E与岳父D的决裂
    故事2 -
    故事3 记者B的父亲 (照片中) H的老友
    故事4 -
    故事5 -
    故事6 与B保持通讯的船长

    L. Susan Sarandon
    故事1 律师E的客户M的夫人
    故事2 -
    故事3 -
    故事4 出版商C的一生最爱 在C逃出养老院后最终与之一起生活
    故事5 F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出现在触摸屏上的一个科学家
    故事6 部落里的神通女巫

    M. Hugh Grant
    故事1 律师E的客户
    故事2 敲门打扰G和I的旅馆经理
    故事3 幕后黑手 能源公司CEO 派D杀掉了I和A
    故事4 出版商C的富有兄弟
    故事5 克隆人F和J工作的Papa's Song快餐店经理 玩弄并处死了J 被E所杀
    故事6 杀掉A妹夫和侄子的野蛮人头领 入侵并三光A的部落 在喝醉睡觉时被A割喉


    还有一些小角色

    在故事4中养老院的前台大婶 是故事5中F所见的克隆人屠杀工厂的刽子手 是故事1中最后E找D摊牌时候 宴会桌上的客人

    在故事5中被克隆人姐妹欢送走去“乐园”的已完成12年服役的女孩 是故事3中的侄女最后交报告书给B

    (以上为个人记忆 肯定有误 请修正)


    写完这些就发现一些连续的事情了

    命定的恋人/组合
    A-B
    汤姆叔对哈莉婶在3中是一见钟情 也提到对她命定般的感觉
    6里面是确定的长久夫妻 故事6完整描述了他们的情感历程 其中汤姆叔的梦里出现了1-5的场景
    在4中 哈莉婶出场的那短短几秒 也是因为汤姆叔盯着她看

    E-F
    在1中是恩爱夫妻 夫唱妇随
    在3的照片中显示也是夫妻 有个女儿 此女儿在故事5中是与F同期的克隆人
    在5中就是逃亡中爆发的激烈罗曼史 还贡献了大尺度床戏 结果一个被处死 一个被炸翻 F死前说到了对E永远的爱情

    (最近的新闻 E-F这俩演员 好上了...)

    C-G
    在1中 船长C喝高了踢了G一腿 G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在2中 几乎完全是这两人之间的对手戏 G对C是崇拜到有爱慕之心的程度 但是糟老头C只是想压榨G的才华而已 但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核心内容 比如切题的曲名 编曲的方式 C梦见了类似5中的场景 G提到了希望有来世还能再见
    (这个故事出现了让我最感动的画面 就是I抱着已经自杀的G痛哭的那段 非常真挚)
    在4中 C见到了自己的嫂子G那刻 而后在养老院和哥哥M的通话中 哥哥揭发了C和G曾经的奸情

    执着的反派
    D 和 M (见上面两人描述)

    善良的黑人
    H 和 K (见上面两人描述)

    百变的周迅
    男人+克隆人+白人。。。。

     3 )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撸这个!

           我一如既往保持了优良的观影贞操:进影院前不看简介、预告片、演员表、影评等任何相关信息,甚至连亲手买的票都没认真瞅一眼直接递给看门人,挤着眼直接钻小黑屋。以至于看到片头寰亚标识出现时左顾右盼问:“这是部香港电影吗?”

           无褒贬无期许无抹黑,纯纯一颗赤诚的好奇心。导演你说,这么好的观众那里找?

            只见镜头穿叉交织各个故事,A的配饰叫B捡到,C的经历成为D的梦境,相同的一条疤瘌长在每个时代主角的身上……虽然故事干涩生硬,情节传统老套,说教那么明显,但我想既然设置这么环环相扣,看点应该在于它怎么解这一发九连环,大行不顾细谨,铺陈过后必将释放整体宏大的锋芒。于是强打精神睁大眼(伪时差党赶早场容易么),生怕漏掉了什么关键细节。
     
           然而为粗浅剧情难以名状的尴尬、变装cos微妙雷劈感以及对割喉吞枪轻度生理不适之后,我大概数清楚了每个故事的设定,这时唯美音乐响起,蒙太奇镜头切换中,各个场景居然好死不死地同时高潮了!然后各种姿态纷纷交错,最后一齐拗出模范作文一样的光明尾巴……这分明纯乎就是霓虹群P片好么,还是最没创意的让所有优伶都步调一致既不美观又不科学那种。

           直到片尾字幕出现前,我都还存着一丝侥幸:最后一定会给我一个解释,即便漏洞百出不合逻辑。可现实就这么残酷,灯亮起,人群散。只剩我定定地坐在原处,讶异无比肝肠寸断——说好的连环扣呢?!好罢,没人说好,是我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前面耍那么些炫乎乎的花招让我不带眨眼坐仨钟头脊柱都要断了就看这么几个毫不相干的烂故事?真是银幕诈骗犯,业界坏良心。
           
           同样是烂故事集,从《破事儿》到《性爱宝典》,平铺直叙全须全尾地好好讲,也能教人泪点笑点尿点槽点各种戳中,即便对某个故事不感冒,直接跳过这段也一点不影响。可这片儿呢,假如说我中意《飞跃养老院》,也不得不看纱布垃圾把眼皮糊上装棒子的鬼佬在未来世界各种高精尖科技下打怀旧室内沙袋堡垒步枪战,除非自个儿把片子从头捋顺,自己把破碎的故事重新剪辑回来。所幸这六个故事没一个出彩,为数不多的亮点截几张图就够啦。

           打三星,两星半给基佬雪白粉嫩的脊沟翘臀,半星结尾演员表。已足够宅心仁厚。

     4 ) 蒙太奇的杰作 和 原著对比

    Cloud Atlas by David Mitchell (2004) 这本书原先是我一门课的reading list上的必读。作者其他几部作品走黑色悬疑路线,到了这本洋洋洒洒,开始讨论每个文学家/作家/作曲家/画家在晚年所追求的 "existence beyond"这个主题(可参照博尔赫斯和纳巴科夫的自传)。 而这本书独特的结构,则成为了体现和渲染这个主题的重要手段。这部改编的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同样传承了独特的架构,但是相对于书来说,在我看来,电影处理的方式更加巧妙地集中彰显了主旨。

    这本书由六个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写作修辞迥异。第一个故事用词华丽且精确,于第五个故事简约金属味重的问答和第四个故事的诙谐舞台喜剧风格产生鲜明的风格对比。每个故事都在结尾升华了有关自由,理解和爱的主旨,添加类似于基督教救赎意味浓重的桥段,比如在An Orison of Sonmi-451(第五个故事)最后,Sonmi 面对审讯官作出这样的回答 ”Why does any martyr cooperate with his judases“;再比如第一个故事 ”The Pacific Journal of Adam Ewing" 里 Ewing 对于上帝拯救的质问。这样的故事,即使单独来看,也是个个独立而精心构思的杰作。

    当然,作者的野心并不只在于讲几个故事。他用各种graphic motif (事物主旨)和theme (主旨)串联了这六个故事。然后用12345654321的结构将每个故事一分为二,再按照顺序正向和反向排列。对于剧作者和导演来说,如何分解故事,再转换为观众能接受的画面,把故事讲清楚而又不至于过于抽象,成为了关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步比拍摄电影更加困难。就从故事顺序被打乱的预告片来看,旁白不停的重复theme ”our lives are not our own;we are bounded to others..." 和key scene 的重复可以一窥电影的形态:导演必然重新架构了整个故事并且将几个主旨变成了一个至两个。

    对于导演来说,如果不采取拦腰切再拼接的方式,那么将所有故事按照high note 和 graphic motif 的标准剪成小段,然后将不同故事的相关小段剪辑在一起,是个最具观赏性且最冒险的做法;这样一来,电影总体来说可以作为研究蒙太奇运用的样本永载史册。然而,这样做最大的冒险之处就在于如何一直保持观众的带入感(identification),同时保持情绪持续而上(crescendo fashion)。荧幕画面时间和空间的对照便成为了重要的手段。

    对于沃卓斯基兄妹而言,如何在”正确“ 的时刻拼接,制造出不同的喜剧/悲剧/讽刺效果,正是他们所擅长的叙事方式。 影片开始的六小段故事主要起到建立风格(establish tone)和 设立背景的作用。剩下的将近两个半小时,便都是各种片段的连接。按照道理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部image-centered Cinema,而是一部actor-centered Cinema,后一种更加强调人类的哲学体系和现实主义*。然而导演巧妙地运用了这两种特点。第一种是通过人物体格特征,语言和意识形态上的共鸣勾勒出连接各个片段的暗线。比如,贯穿全片的流星胎记(包括彩蛋里汤姆汉克斯后脑上的胎记)和第一个故事里的妻子和第五个女主的在结尾的连接对照;在第四个故事,老人站在桌子上大喊 “help”和直接连接上的有相同意义的战役片段;和第四,第三,第五个结尾伴随着主旨旁白的快速回家,自杀,牺牲的片段闪回。第二种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照,比如第六的太空船的远镜头和第一的十九世纪航海船远镜头的对照呈现出辽阔;第四大门和第五餐厅大门的对照凸显出压抑等等。 这样一来,暗线虽然在量上面比书里少了很多,但是质量依旧,并且更加直观地烘托了主题。

    除了剪接,便是要照顾到影片的节奏。影片由连串的小悬疑接连,开头有些地方呈现了不同寻常的紧凑,这导致后面看起来稍嫌疲乏。影片一段最多有5个故事同时讲述(如果我们将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划分为一段), 后部平均有三个故事同时讲述,到了结尾逐渐收为两个,最后以故事五结束(相信一定有观众会做出脉络图,故不重复工作), 呈现出5---4--3--2-1的顺序。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收尾的故事34,再是25,然后再是16。这样一来,影片同样也以一种enclosed circle的环形形式结束。 和书相比,影片的节奏更加明快,结构也更加精巧。

    整体说来,这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主旨,故事性,和画面已经非常耀眼,各路演员非常亮眼,大大超出了预期。至于有些原著党对于电影缺少细节和多样精神的评价,我能够理解心情,但只能说:几乎所有由原著改编的电影只能体现出书一部分,这就是电影的”局限性”。Robin Wood 曾经说过:Our intellectual awareness that something "works" inevitably refers to an emotional level of response, the only level on which the concept of "working" can be validated. 在这个标准下,这部电影近乎于完美;它给我带来的感动,让我能重温那个晚上读完最后一页后的心情,我相信它也能够打动你。

     5 ) 我们都是卡文迪许(重度剧透+完整版吐槽)

    俺没看小说,只讲电影 ————《黑客帝国》中除了Neo,剩下的其实都是史密斯,而《云图》里留下了“6个史密斯”。

    《云图》和《骚年π》一样,从一开始就没掩饰过自己通过故事进行哲学探讨的野心。只不过《骚年π》是货真价实的亚洲货,选择了最敏锐的话题,在表达时却极尽中庸;而《云图》则是披着轮回/报应外衣的米歇尔·福柯类西方哲学,虽然卖弄玄妙、通篇暗示,却有意把各种屌丝倒霉蛋全给嘲弄了一遍。俺大胆写一写,毕竟不是原作者,才看过2遍难保不会过度解读,但希望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喜欢和讨厌《云图》的人,用一条线或许就能划分开————能不能耐着性子坐下来安静听完一场交响乐。这电影节骨眼正是剧中的小gay音乐家(其实暗指创作者自己)因为爱上美男子“6个史密斯”而谱写出的“云图6重奏”。6重奏是个啥?熟悉交响乐的喷友应该都懂。这恰好正是全片的核心结构————6个故事先拆分、再按着节奏逐层推进、相互辉映、最后在同一时段推向高潮。

    不过导演事先连个剧透都没给,又没像《月升王国》里那样给乃们手把手的教一遍,上来10分钟不到就开耍野兽派手段,连个主音刷副歌都没,不但不是屌丝们熟悉的QQ音乐排行榜风格;也完全没替那些在米国听惯了果婊、麻辣鸡,在大弄朝听惯了套马杆、爱情买卖、大霉day、张杰宝等等罐头音乐的土摇伪清新们捉急。突然间面对这种潮水般的大段乐章时,找不着主旋律的屌丝们,如何能够不晕、不吐???最逗还得是今天俺前排那俩一直在嗑瓜子、打手机、抠屁股的极品,差不多抱怨了2小时:怎么还没来上一首“云图6重奏”听听?结果等最后出完演员表,莱比锡中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正式演出的“云图6重奏”响起,这两2货已经迫不及待离场了。笑~!


    如同作曲一样,“云图6重奏”编织的世界中,指代不同性格的符号都是固定的,在不同时空的穿插下形成了不同的乐式,这正是本片所谓“一人多角”的卖点。俺粗略整理了一下,大约应该有这6~7组(有几个是来自电影台词、有几个是俺的随手归纳,欢迎提建议):

    【欲望/权势—雨果·维文】各种邪恶的堕落过程。故事三、四中被打败,故事五中报仇,故事六中幻灭
    【贪婪—休·格兰特】各种损人利己、吃人不吐骨头的堕落过程。恶贯满盈在故事六中遭到报应

    【生存—周迅】在苦海中挣扎。被“贪婪”凌辱,无力自救,却把生存的希望传递给了别人
    【反抗—凯斯·大卫】隐士。在恶势力管辖下,隐藏着的觉醒中的正义

    【迷茫—汤姆·汉克斯】人性。6次轮回中很明显从恶到善逐渐在转变,最终战胜贪婪和欲望,得到救赎
    【拯救—哈莉·贝瑞/大卫·吉雅西】善良。同盟关系。6次轮回中由弱到强、积累实力,最终救赎了迷茫

    【艺术—本·卫肖】孤独又骄傲的艺术家。一枪崩死自己,从此在人海之中迷失或解脱
    【情感—詹姆斯·达西】传统而保守。痛失所爱,却在意外中得到了自由的启示

    【交易—吉姆·布劳德本特】船长和搬运工,心机重、个性强、缺乏艺术天赋、手段却很多。和艺术一直有夙缘,在明白了真爱是智慧后退休
    【智慧—苏珊·萨兰登】一直在提示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理想—吉姆·斯特吉斯】推进了拯救,激活了自由,却最终倒在了欲望和贪婪刀下。人类还能生存时,理想总有胜利的机会;活不下去时,迷茫的人哪还能顾得上理想
    【自由—裴斗娜/朱珠】同盟关系。故事一中抛弃欲望,却是欲望的女儿。三中战胜欲望,故事五中牺牲自己获得升华,故事六中变成了所有人的信仰

    【大众—其余角色】在各种时期通常都是欲望和贪婪直接或间接的帮凶

    而按照时间规律,分别讲的是这6代故事:

    一代故事主角“理想”、
    受“贪婪”迷惑,而险些被“迷茫”所扼杀的“理想”,在阴差阳错中得到了“拯救”。最后和“自由”一起,背叛了培育出自己却也是罪恶根源的“欲望”。

    二代故事主角“艺术”、
    “艺术”和“情感”相恋,灵魂上碰撞出了美好共鸣,却因为生活所迫,“艺术”不得不投身于“交易”;在被出卖后,“艺术”选择了自我毁灭,却让“情感”得到了无尽升华。

    三代故事主角“拯救”、
    “贪婪”和“欲望”携手制作阴谋愚弄社会,“情感”出于善意去寻求“拯救”却不幸遇害,“拯救”在意外中得到了“反抗”的帮助,最后在更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自由”获得了胜利。

    四代故事主角“交易”、
    “迷茫”因为遇见“拯救”而觉醒,“交易”因此获利,但由于“交易”前期投身“艺术”而欠了“贪婪”的债,“交易”和“贪婪”本是兄弟,“交易”为脱困去投身“贪婪”寻求庇护,不想中计。最后在“理想”帮助下战胜了“欲望”。最终醒悟到自己的真爱是“智慧”,而不是“艺术”。

    五代故事主角“自由”、
    在真正觉醒前,“自由”只是个没有灵魂的复制品。因为“生存”受到“贪婪”凌辱,从而唤醒了“自由”。此后“自由”追随着“理想”,在“反抗”的鼓励中,站到了“权势/欲望”的对立面。在启迪了“情感”后,“自由”牺牲自己转化成了新的信仰。

    六代故事主角“迷茫”、
    旧世界在“欲望”中毁灭后,“欲望”成为了“迷茫”的心魔;“贪婪”继续污染、摧毁着地球。“迷茫”已经放弃了“理想”,却在“生存”的激励中、在“智慧”的指引下,最终和“拯救”协同战胜“贪婪”,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具体的角色关系,可以参看这两个链接: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858852955/
    http://www.douban.com/note/252675201/

    这6个故事交织在一起看,给人类带来毁灭的是人性的弱点(原罪),最终得到救赎却是因为对生存下去的渴望,而真正追求美好、自由和理想却往往不得善终,或被社会摒弃。虽然残酷,但却是对于现实非常贴切的演绎。有不少评论批评这6个故事都太普通,这确实是遗憾,其实关键点毁在《云图》的预算成本主要来自德国,即使完成6个简单的故事,这点钱估计也是紧巴巴的————这比起有好莱坞充足资金支持的《骚年π》,《云图》在作品完整性上败北,几乎是一定的。

    这部电影还隐含着不少排斥亚伯拉罕系宗教的特质——对有神论的质疑、禁忌数字“6”、“gay情”、“套用耶稣模式的克隆女”、甚至哈利·贝瑞最后救苦救难的导师角色都快变成了“六世达赖喇嘛”。所有这些元素美国保守派应该都恨死了,所以今年着重推保守思潮电影的奥斯卡,一个提名也没给《云图》。


    然而作为一件寡淡的艺术品,《云图》应该瞧不上必须浓妆艳抹来遮丑的《骚年π》那种叫卖方式,电影艺术本身也不可能达到大艺术家窦唯仙子的睾端水准——你见过有人直白滴去电影院里叫喊“矛盾虚伪贪婪欺骗”吗?俺也不认为裴斗娜丑到令人出戏,(正如从施洗约翰激活普通人耶稣,从以利亚激活普通人以利沙,)真正的自由就应该在这样的普通人、大众脸中崛起。

    2小时“云图6重奏”像6朵云在剪刀手的操纵中反复幻化着,通篇在鸣奏人世间无尽的眷恋和爱意。但如果你不爱这调调,这电影无非只是天边的6朵浮云,看起来都差不多,没准去听含根、周笔畅版“云图”或许更适合你。只有当你对这件艺术品有共鸣,才可能察觉泛音中的万千变化,又或者像听交响乐一样,体会到音律中所传递的绵绵情感————说归到底,这些和被热炒的“智商”都没几毛钱关系。


    接下来重点说说这个伪轮回中的“交易” ———— 故事一六中的船长、故事二中的作曲家、故事四中的出版商“提姆·卡文迪许”和故事五中卖艺的。这其实是我们大多数弄朝人,年轻轻就放弃了生活的追求,自以为看透一切,其实早已活得像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咱们羡慕嫉妒恨坏蛋们优越的生活,喜欢像个船长那样担风险、挑头做交易又缺乏创造的天赋,只能赖着脸皮去山寨别人的成果,最终辛苦一场却也只混得个一穷二白。好容易碰运气发了一次财,才发现自己连欠下的债都还不起。终于想要投身贪婪时,却发现自己被人畜般的扔进了老人院。如果还不开始抗争,不去寻求理想,不重新去追随自己年轻时所放弃的智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流落街头,像个卖艺的一样整天表演,吃自己年轻时攒下的老本;又或者像所谓“文青”、“艺术家”们一样自哀自怜,孤独到终老。


    最后说下为什么打一星。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理想”和“艺术”的结合,俺自然不情愿被说成是卡文迪许,但也不至于像汤姆·汉克斯所演的“迷茫”那样去唯利是图伤害别人。那么就让俺做那一颗子弹,射向《云图》这个朝自己抠扳机的艺术家啵~!


    后记:其实最容易让脑残们产生耻辱感的艺术形式正是这种通篇暗喻、暗讽的作品,这完全无法满足脑残们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强迫症;难怪他们最爱的音乐形式往往都必须直白滴叫嚷出 “ love来 love去” 或者 “矛盾虚伪贪婪欺骗”。

     6 ) 堕地千年光不死

    春节终于有了时间,重看一次云图
    不能说自己真的看懂了,只是想整理一些模糊的看法。

    要知道云图在说什么,真的该先看看黑客帝国
    虽然这两部电影在剧情上看似并不沾边
    但究其核心,他们探讨的是同一母题,即“存在”
    简单来说,黑客帝国思考“存在是什么?”
    而云图则要探索的是“人该如何存在?”

    在尼莫吞下红色小药丸的时候
    他实际上就是踏上了一条没有回头余地的哲学思辨之路
    他上下求索的问题总结来说,便是:我和世界,到底以何种方式存在?
    他发现了自己从前所置身的,他自以为无比真实的世界
    不过是一个由母体操控和导演的劣质模型
    只是到了这一步,还仅仅停留在政治寓意的层面

    之后,在反抗母体的斗争中,他却发现,本质不止如此
    原来,连母体也不过是假象
    整个的“存在”原来根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幻觉
    世界,我们周围的一切,乃至我们自身,
    可能都不过是虚空中一组无意识的电波,一个量子的无规律的颤动
    它是如此的无序和短暂,
    如同空中偶然出现的浮云,瞬息即散
    如同滑过黑暗夜空的流星,一闪即灭
    如同佛说“诸法无我,众生皆随缘而起的幻象”
    于是,在黑客帝国的尾声,存在的本质,似乎也跟随着电影的结束,彻底陷入了虚无的深渊。

    这之后,导演们沉寂多时,多年之后,再次为我们交出了这部《云图》
    在这部电影中,无疑这一命题又再次被提出:
    既然,存在的本质如此虚无
    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这毫无意义的存在?
    这些渺小的,偶然的,无序的,悲惨的存在者
    活着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死亡的终点又是哪里?
    到底是什么令我们爱,令我们痛,令我们胸中激荡着对生命的渴望?

    这些问题,都试图在云图中表达出来,也试图寻找答案。
    他们讲了六个故事,不同时空,不同人物,不同文化背景
    其中却有什么却如草蛇灰线,绵延不绝,使这些人的命运纠缠不断
    同时,似乎又在苦苦询问:这些芜杂、艰辛的生命,如此纠缠,又是为了什么?

    是否,我们都太过于专注自身的结局,太过于专注此世的沉浮
    因而在其中苦苦求解,难逃虚无的结论呢?
    转而,他们又问,如果,生命的本质是松散的呢?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是大美之图的其中一笔呢?
    如果,从上帝的视角看来
    历史自有它整体的面目呢?那么,我们的存在在这其中是什么呢?

    “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
    从子宫到坟墓,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
    无论前生还是今世,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

    每当我抬起头,看着辽阔蔚蓝的天空
    看着空中漂浮的云,看着夜空璀璨的星
    有时我总觉得,它们是如此无序,如此杂乱
    有时,我却又明明感觉到那其中蕴藏着看不见的神秘蓝图
    使这一切都如此秩序井然,亘古不变,
    充满了令我敬畏,令我色授魂与的情意

    每当我凝视着殿堂庙宇穹顶之上那些繁复美妙的图案
    铺天盖地的重叠缠绕,要将我卷入融化
    每当云图六重奏在作曲家细长的手指下响起
    在那样的时刻,就在我胸中汹涌激荡着的,呼之欲出的,
    而我却无法用嘴唇诉说的,似乎就是这一切问题答案

    曲中重复的那些温柔的节奏
    那些在黑暗中缠绵的爱意,在绝境中怀抱的自由
    在每个故事,每个人物的命运中,明明灭灭,时隐时现。

    最终,它们都汇聚成清晰的句语,在星美的口中被说出。
    星美,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
    在基督徒的视角中,我几乎觉得她是耶稣的一个暗喻
    出生卑微,宣讲末世的福音,反抗着一个堕落的集权的世界
    对人们诉说勇气,爱,与天堂
    相似的,在刑架上受死
    死去多年之后,被人类奉若神明
    说过的话,也被拿在女祭司的手中,
    如同福音书中的神谕一般被不断翻阅和引用

    我总相信,每一个人,都曾带着彗星的胎记出生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了悟这个与生俱来的意义
    终其一生也不会明白,生命只要好,不要长

    那些如同彗星一般,灿烂的滑过这个世界的地平线的人们
    他们如今是否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记得从前有人对我说过一件动人的故事:
    很多星星,其实在多年前已经燃烧殆尽了
    可是,它们的光芒却在黑暗中,一路前行
    穿过时间,带着微弱的温度,最终与我们的目光相遇

    就如同,航海者的日记最终被作曲家读到
    作曲家的音乐流转到了记者的手中
    出版商的电影,唤醒了星美心中的勇气
    而星美说出的话,让一个世界为之战栗
    是的,此世的生命,结局或许虚无
    然而它发出的光,却能永恒的流转于天地之间
    这便是,堕地千年光不死
    这便是,“存在的意义”的答卷。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的形式
    一切艺术和科学发展到高阶形式,都必然只能是以抽象取代具象
    都必然是思想和情感的高度,远胜于技巧的精致
    如同数学,一开始是加减法,之后是方程,再到微积分
    为什么?因为只有抽象可以最普遍的去求解形而下的难题
    唯有什么也不具体说的“道”才能说尽事物的真相
    高阶的电影也必然如此,云图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它正是如同诗歌,如同音乐,如同微积分那样的,一个抽象的求解。
    它不是让你置身事外的,去看别人的故事
    它要让你懂得,你可以用它来求解你自己的人生。

    “信仰,和恐惧或爱一样,迫使我们需要去理解,
    像理解相对论和不确定原则还有决定我们生命进程的各种现象一样。
    昨天,我的人生朝着一个方向;
    今天 它朝着另一方向。
    昨天,我相信自己不可能做的事,今天我却做了。”

    生命如同浮云,看似偶然,瞬息消散。
    实则云中有图,有生生不息的旋律,总以不同的样貌拥抱着这个蓝色星球。
    这一世,它是云朵,自在遨游。
    下一秒,化为雨点,亲吻大地。
    又或许,浩浩跌宕,奔流入海。
    生而向死,死即往生,我们不会死的太久。
    请相信我,只要有爱,我们就永远不会失散。

    “像这样的时刻,我能清晰的感受到你的心跳
    就像能感受着自己的一样,
    我知道分离是一种幻觉
    而我也知道,我的生命远远超越了我自己的极限。”

     短评

    原著对称音阶的▃▅▆▅▃结构被拆成碎片贴嵌是电影改编的必然,导演已经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从只有彗星胎记有迹可循,到几乎让所有人实现轮回转生,电影的人物对照本身就堪称浩瀚。只要不是胶瑟鼓柱的原著党,都应该感到满意,更何况威士肖的基情完全就是意外惊喜?今年最好的科幻片。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本片值得去影院,花一张电影票钱,可以同时看六部电影,重点是同时,而不是依次。六个故事分开来都很平常,但非同一般的交叉剪辑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出色的化妆更是锦上添花,男人化成女人,女人化成男人,黑人化成白人,白人化成黄人,黄人化成白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玩不到。

    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云图》这片儿给我最大的提示是:作家可以摔死骂他的评论家,这样书就好卖了。而以前很多作家是通过摔死自己达到这一点的。

    12分钟前
    • uqinzen乌青
    • 推荐

    光是Ben Whishaw和James D'Arcy的那一吻就已经够五星了!人生又圆满了一次有没有!我是沃卓斯基和提克威的脑残粉,特别喜欢他们对空间/时间的独特诠释。

    17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写完几句又删掉,写完几句又删掉,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感觉任何文字都太苍白了...

    22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前世今生轮回往复,人的生命如云图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我们都铭刻找到对方的钥匙,因为爱互相救赎。宏大的命题用多个桥段串起,故事质量犹如演员变装效果般参差不齐,注定毁誉参半,而化妆效果和演员阵容足以让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亮点不断,小本的那个故事最催泪,再一次为腐国情殇沦陷。PS:片尾有彩蛋

    2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生命如同浮云,看似偶然,瞬息消散。实则云中有图,有生生不息的旋律,总以不同的样貌拥抱着这个蓝色星球。这一世,它是云朵,自在遨游。下一秒,化为雨点,亲吻大地。又或许,浩浩跌宕,奔流入海。生而向死,死即往生,我们不会死的太久。请相信我,只要有爱,我们就永远不会失散。

    3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影片结束仍无法抑止莫明泪流许久,个人史上破天荒发自灵魂深处被拯救被清洁的感动。个体生命的缺憾痛楚,自身每一陷落之处被填补,被修复完整的重生之震撼。它不是性属科幻,而是性属灵的,是整合了灵修合一思想与宏大宇宙观的治愈系哲学片,是各声部穿插有序的交响乐章,至于那冰火两极的口碑排行,大可付之一笑。

    3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原版重看,断定是新千年来最被低估的电影。它暴露的不足,在其历史性的挑战与野心前不值一提。总有人为真理不惜代价地追寻,前赴后继造就一次次后知后觉的革新。深感创作者的状态就如片中人,既渴望观众接收到其对世界的理解,又怀着一颗愿被颠覆的谦卑心。独具魂魄、包容万物的启示感,透着智慧的光。→20.4.22 时隔四年重温,第三刷。有比《党同伐异》更澎湃的匹配剪辑(亘古不变),有和《神圣车行》一体两面的“角色扮演”(前世今生)。但重温这个动作本身是有损魅力的,其最大能量需要在“寻找共性”的驱动下汇聚而得。从未质疑过沃卓斯基的绝正三观,这也很可能是2010s真正颂扬正能量的最佳通俗电影,庞大而具体,充沛亦幽微。“智慧是最高的善。”我也坚信,热爱这部电影的人,内心深处都懂大爱。我们要坚持下去。

    36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其实世界观,情节都是老生常谈了,高潮也被六个故事的平行穿插而冲淡,尤其后三分之一疲态尽显,但这是一部对爱,自由,生与死的赞歌,演员一人多角的表演只能是hit and miss了,倒是雨果叔叔和迅哥的反串让人觉得意外,唉,那对基佬的故事不那么惨就好了,科幻迷请别错过!

    37分钟前
    • gata
    • 推荐

    内地版的这种删减,甚至比因为审查因素而删减更加可悲,因为它是为了缩短影片时长,争取更多的排场——也就是说,它是为了钱而去做这种粗鄙的举动。电影需要拍多长,是导演和投资方、发行方共同博弈的结果。观众会用电影票做出选择,但最好不要替观众做出选择。

    42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太好看了!我要哭了!故事结构太好了!怎么能把这么错综复杂的剧情剪得那么顺呢!这是怎么种才华啊!我太嫉妒了!剧情是很传统的剧情,主题也是很传统的主题,但怎么就能把传统的东西说得那么让人耳目一新呢!我要哭了!我要把小说也看了!

    44分钟前
    • madeleine
    • 推荐

    给结尾的奇葩演员表跪下了

    48分钟前
    • 土匪煎
    • 推荐

    完全不是想象中“难懂”的电影,几个故事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关于救赎、爱的,所以说故事十分精彩是谈不上,但导演的执导能力确实让人膜拜。故事虽然本就有联系,但让一个演员饰演很多个角色这绝对是难以置信的创新,让人感到“轮回”的存在。不过当然啦,雨果维文这种坏到基因里的家伙再怎么投胎都没用!

    5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Papa Song餐馆就是未来的海底捞吧

    54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推荐

    不明觉厉的完美诠释。

    59分钟前
    • 大蒂茎蕾
    • 力荐

    意外收获,公映提前两周看到Cloud Atlas,来个开门见山的评价:牛逼!推荐上映后一定要去看,期待吧,筒子们!对Jim Sturgess的爱从One Day延续至本片,周迅在片中跑了个龙套。音乐超美,上映之后一定要收藏原声,很多画面也很赞!只是台词太困难了,回头找来字幕再看一遍!

    1小时前
    • forever
    • 力荐

    慢热型的片子,一开始需要耐心看下去。化妆真心牛逼!明年拿不到奥斯卡最佳化妆奖天理难容。悲壮感人和温馨搞笑的元素都有,未来韩国和夏威夷两个故事里很多画面壮观美丽的让人赞叹。状似流星的胎记作为一种图腾贯穿了影片始末。裴斗娜正面全裸的上半身也不及Ben Whishaw惊鸿一瞥的全裸背影…

    1小时前
    • Kangaroo
    • 推荐

    最喜欢Ben Whishaw演的作曲家决定自杀那个黄昏,已经以为不可能再完美一点时,看到了从远方赶来的恋人近在咫尺却决定不上前去的画面。我可能没看懂是出于艺术家的倔强还是世俗的压迫,但这情节,总还没让人来得及感叹,就已经湿了眼眶。

    1小时前
    • schwimmer
    • 力荐

    一部灵修的电影,千万不要以为你能认出每个角色你就看懂了故事,也不要以为你能记住点题性的台词你就明白了主题。一个灵魂,六次轮回,一次人类文明的交替,灵魂彼此交织关联,一切都已存在,一切都可能因为信念而改变,一个灵魂的觉醒不过像无边无垠的海洋里的一滴水,但没有滴水,何来海洋?★★★★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